发表时间: 2022-11-11 16:29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前两日,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介绍某款茉莉银针的。
然而,对方提炼出来的卖点,却让人大为咋舌。
主打概念是,芽细如针,细能穿针。
配图上,更是摆上了一根绣花针作为对比参照物。
紧接着,旁边像“梨花暴雨针”那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细瘦的茶芽。
据卖家介绍,他们的“绣花银针”,珍贵之处是要用7万颗以上的茶芽,才能做成一斤茶,全部采自明前茶芽,原料金贵又新嫩……
再接下来,就是广告时间了。
就事论事,这样的绣花银针,猫腻多多。
先来解释一下,一个专业名词——百芽比重。
这些又细、又长、又瘦的茶芽,单颗茶芽的份量很轻,一副营养不足的模样。
从经验看,这100%不是明前茶芽。
春茶发芽的规律,其实与竹笋的生长过程很类似。
刚萌发时,茶芽们是胖嘟嘟的,看似短小,但却厚实敦厚。
其模样,可以参考头采米针。
随着茶芽不断生长,类似“拔节生长”的竹笋。
长高了,变细了,但鲜嫩程度 却不如原先的肥嫩饱满状态。
所以,稍微了解行情,就能看出,如此绣花针一般的细瘦芽,等级不高。
若是号称明前白毫银针,压根不够资格。
双十一到了,大家在买白毫银针时,可要多加小心,才不会中了上述的圈套。
《2》
第一,细瘦芽别买。
买白毫银针,应该参考唐朝的审美标准。
芽身不追求“瘦”,而是以肥美为主。
太瘦太小的茶芽,要么是过早采摘,揠苗助长,内质实则根本没有发育成熟。
要么是采摘时间太迟,人为抽芯摘芽,并不符合银针的采制要求。
《3》
第二,别迷恋“明前茶”的名号。
明前银针,一点儿也不是稀罕物。
因为,福鼎地区的白毫银针,几乎年年都采至明前。
到了清明节,已经是采白牡丹的时令了。(多数是采一级白牡丹)。
过来清明,伴随气温逐渐变暖,再过不久就要迎来春寿眉的开采。
因为,在春白茶里,明前白牡丹,或许还有些看点。
至于明前银针,则不能体现任何独立标签。
就像男人女人、南方人北方人、欧洲人非洲人、老年人青年人,算下来,大家都有一层共同身份——地球人。
既然如此,所谓的明前银针,实则没有任何卖点。
《4》
第三,白毫银针的芽头,不是个头越大越好。
之前将拍过一组对比图——福鼎银针vs云南月光白。
许多不知内情的新手茶客看了,如是感慨。
看起来,月光白还不错嘛,芽头这么壮。
但实际上,月光白的市场价,比起福鼎银针相差了一大截。
因为,月光白的茶树品种,不符合白毫银针的适制要求。
它采用云南当地的大叶种茶芽为原料。
大叶种茶树,不仅叶片大,连茶芽个头也更大。
但茶芽模样偏弯,芽头颜色偏黄白。
茶毫细节上,看着茶毫数量虽多,但却没有半点毫香。
喝起来,鲜味程度、鲜醇口感不如福鼎银针。
养分价值上,福鼎银针的茶氨酸含量更可观。
考虑到两者的内在风味相距甚远,月光白不具备“毫香蜜韵”特征。
若是你以买福鼎银针的价格,买入手的却是月光白,那简直亏大了。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