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雅笔记

跨越时空的寻觅:青砖与遗骸的传奇

发表时间: 2024-11-09 17:42

跨越时空的寻觅:青砖与遗骸的传奇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纪念堂内陈列着

一块刻有“鸿化”二字的青砖

十分引人注目

这块青砖是一座特殊的“墓碑”

记录着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青砖上的“鸿化”

是一位烈士的名字

他的全名是袁鸿化

1909年

袁鸿化出生在陕西省高陵县

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他自幼聪慧勤奋

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27年

18岁的袁鸿化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当选为高陵县农会主席

他组织并率领农民自卫军

与地主民团武装进行多次战斗

捍卫和巩固了红色政权

△袁鸿化

1934年

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

袁鸿化正式加入红军

他担任第三十一军政治部宣⁤传干事

不久后任宣传部副部长

袁鸿化亲手编印《红光报》《捷报》

使红军走到哪里

党的方针政策就宣传到哪里

抗战爆发前

袁鸿化曾任援西军随营学校政委

他在两年多时间里

为部队培养了近万名军事政治干部

1940年2月

袁鸿化被调到北方局党校学习

他学识丰富且待人亲切

在师生中颇受赞誉

学习期⁢间

他与女学员周雅互生情愫

毕业时

两人结为夫妻

并一同许下

为驱逐日寇奋斗到底的誓言

同年6月

袁鸿化被任命为

冀南军区新四旅政治部主任

夫妻二人一同奔赴冀南战场

第二年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

1943年10月

八路军129师冀南军区发动临东战役

打击盘踞在此的伪军顽军

大战在即

袁鸿化与怀有七个月身孕的妻子

互道保重

约定胜利后再见

等待第二个孩子的降生

没想到的是

这竟成了两人的诀别

战斗开始后

袁鸿化和战友们顽强地击退了

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过程中他身负重伤

面对敌人的紧逼

袁鸿⁦化坚持继续指挥部队

最终不幸身中数弹

壮烈牺牲

年仅34岁

得知丈夫阵亡的消息

怀孕的周雅坚持骑马奔波数十里

送爱人最后一程

当她赶到时

棺木已经钉好放进了墓穴

周雅悲痛万分

因为烈士是集体下葬

没有立碑

周雅便找来一块青砖

连夜用小刀刻上“鸿化”两字

埋在袁鸿化的墓前

10年后的1953年

正是凭借这块特殊的“墓碑”

人们找到了袁鸿化烈士的遗骸

并将遗骸移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刻有“鸿化”二字的青砖

被陈列在陵园烈士纪念堂内

这块青砖的故事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经常被讲起

感动了很多人

如今山河已无恙

致敬

每一位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责任编辑:巩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