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雅笔记

道德方向指引人生:《道德经》的智慧启示

发表时间: 2024-11-12 15:43

道德方向指引人生:《道德经》的智慧启示

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

道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无数事实证明:人的道德品质,决定着人生前进的方向和成败。

一、道德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

物质生命、物质生活、物质财富,是人与其它生物的共性;精神生命、精神生活、精神财富是人类的个性。我们的祖先,把这个“人”字造得很好:“人”字这“一撇”代表物质生命、物质生活、物质财富;"一捺”代表精神生命、精神生活、精神财富。如果只有物质这“一撇”,人就与兽类同行;如果只有精神这"一捺”,人就成了神。只有物质这“一撇”和精神这“一捺”都站立起来,互相依靠,相互支撑,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聚而广之,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灵。

高尚的道德是人的第一精神财富。她处于“人”字精神这“一捺”的底部,知识、智慧等处于上部。如果底部的道德坍塌了,那么精神这“一捺”必然坍塌,整个“人”也必然坍塌。所以,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例如,现实生活中的贪官污吏,之所以走上断头台,成为阶下囚,或者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因为没有做人的基本道德。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修养道德,作为自己精神财富的首要任务来抓,让道德带领我们在光明、平坦的大道上前进!

道德使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纵观历史,正是共同的道德,使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改造自身、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二、道德就是方向

英国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为了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但是,他却轻视了道德修养。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

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道德就是方向。方向正确,慢也是进步;方向错误,越快越错。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与人为善的善,乃道德之峰;自食其力的私,是道德之基;损人利己的恶则没有道德。对这三种行为的选择,决定着人生前进的方向和成败。道德,不但是人的第一精神财富,决定着精神财富的性质,而且是人与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所以有“人不在形,有德即人”之说。

正如我在新版《龟兔赛跑》中所说:现代的兔子兔孙吸取了老祖宗的教训,发令枪一响,它们就马不停蹄地向前冲去;乌龟的后代们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首先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并且坚持不懈地向前爬去。比赛结果,兔子们仍然输了,而且比它们的老祖宗输得更惨!为什么?因为它们把比赛的目的地搞反了,要绕地球跑一圈。

现实生活中,那些贪官污吏,不正是这样的兔子兔孙吗?官吏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向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前进,他们却向着“为人民币服务”的方向拼命奔跑。结果,有的成了枪下鬼,有的成为阶下囚,有的惶惶不可终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比知识、勤奋更重要。所以,《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贪官污吏这些兔子兔孙,背道而驰,他们损人利己,结果:害人、害己、害家、害国。

综上,道德就是方向:走“与人为善”的大道,利人、利己、利家、利国;走“自食其力”的正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走“损人利己”的邪道,害人、害己、害家、害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把这个“人”字,写得大大方方,使我们这个“人”走得端端正正;使我们的家平安幸福;使我们的国长治久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